
如何使黃精高產?黃精種植需要注意哪些?黃精有哪些習性?黃靜的功效和用途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6-08-08 17:01:25
黃精按藥藥材性狀不同,習稱“雞頭黃精”。“姜形黃精”。黃精性平,味甘。具補脾潤肺、益氣養陰之功效。形態特征 黃精為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肉質,淡黃色,先端有時突出似雞頭狀,莖直立,線狀披針形,花被筒狀,白色至淡黃色,漿果球形,成熟時黑色。,黃精野生于陰濕的山地灌木叢及林邊草叢中,耐寒,幼苗能在田間越冬,但不宜在干燥地區生長。
選地整地
種黃精選擇比較濕潤肥沃的林間地或山地,林緣地最為合適,要求無積水,鹽堿影響,以土質肥沃,疏松富含腐質的沙質土壤最為好,土薄,干旱和砂土地不適宜種植,整地要求進行土壤深翻30厘 米以上,整平耙細后作畦。一般畦面寬1.2m。畦長10―15m,畦面高出地平面10―15厘 米。在畦內施足底肥,優質腐熟農家肥4000千克/畝,均勻施入畦床土嚷內。再深翻30厘 米。使肥土充分混合,再進行整平耙細后待播。
科學種植
1、種子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二年生值株留種,加強田間管理,秋季漿果變黑成熟時采集,冬前進行濕沙低溫處理,方法是,在院落向陽背風處挖一深坑。深40厘 米,寬30厘 米。將1份種子與3份細砂充分混拌均勻,砂的濕度以手握之成團,落地即散,指間不滴水為度,將混種濕砂放入坑內。中央放高秸桿,利通氣。然后用細砂覆蓋,保持坑內濕潤,經常檢查,防止落干和鼠害,待翌年春季4月初取出種子,篩去濕砂播種,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厘 米開溝深3―5厘 米,將處理好催芽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土厚度2.5―3厘 米,稍加踩壓,保持土壤濕潤,土地墑情差地塊,播種后燒一次透水,然后插拱條,扣塑料農膜,加強拱棚苗床管理,及時通風、煉苗,等苗高3厘 米時,晝敞夜覆,逐漸撤掉拱棚,及時除草,燒水,促使小苗健壯成長。秋后或翌年春出苗移栽到大田。
2、根莖繁殖:在留種栽田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秋季或早春挖取根狀莖,秋季挖需妥善保存存,早春采挖直接栽取5-7厘 米長小段,芽段2-3節。然后用草木灰處理傷口稍漿干后,立即進行栽種,春栽在4月上旬進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 米開橫溝,溝深8-10厘 米,獎種根芽眼向上,。順壟溝擺放,每隔10-12厘 米平放一段。覆蓋細肥土5―6厘 米厚。踩壓緊實,對土壤墑情差田塊,栽后澆一次透水。
3、育苗移栽:一般北方地區移栽時間多在4月初進行,在整好的種植地塊上,按行距30厘 米。株距15厘 米挖穴,穴深15厘 米,穴底挖松整平,施入底肥3000千克/畝。然后將育成苗栽入穴內。每穴2株,覆土壓緊。澆透水一次。再次進行封穴,確保成活率。
田間管理 :
中耕除草:在黃精植株生長期間要經常進行中耕鋤草,每次宜淡鋤,以免傷根,促使壯株。
合理追肥:每年結合中耕進行追肥,每次施入人畜優質肥1000-1500千克畝。每年冬前再次畝入優質農家肥1200―1500千克,并混入過磷酸50千克。餅肥50千克。混合均勻后溝施,然后澆水,加速根的形成與成長。
適時排灌:黃精喜濕怕旱,田間要經常保持濕潤狀態,遇干旱氣候應及時澆水,但是雨季又要防止積水及時排澇,以免導致爛根。
摘除花朵:黃精的花果期持續時間較長,并且每一莖枝節腋生多朵傘形花序和果實,致使消耗大量的的營養成分,影響根莖生長,為此,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時將花芽摘去。以促進養分集中轉移到收獲物根莖部,得于產量提高。
防治病害:一般葉部產生褐色圓斑,邊緣紫紅色,為葉斑病。多發生在夏秋季,病原為真菌中的半知菌,防治方法,:以預防為主。入夏時可用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噴灑,每隔5-7天一次,連續2-3次。
黃精的采集與加工
用種子繁殖的3~4年刨收,根狀莖繁殖的1~2年刨收,于秋末春初收獲。刨出后去掉莖葉,抖凈泥土,除去根須和爛疤,洗凈,蒸10~20分鐘,(以透心為準)。取出晾曬7~10天,邊曬邊揉至全干。
病蟲害防治
病害 黃精的主要病害是葉斑病。夏秋季發生。病葉葉片產生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外緣呈棕褐色、中間淡白色的斑點,使葉片枯焦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 50%退菌特1000倍液防治。每 7~10 天 1 次,連噴 數次。
蟲害 黃精的主要蟲害是躋螬為害根莖。
防治方法:可用燈光誘殺成蟲或用 90% 晶體敵百蟲 8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