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材種植開辟增收新渠道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6-11-12 10:50:24
本年,金牛區農民增收又添新途徑:中藥材白芨的樹苗通過成都農富科技公司的組培技能試驗后,成功施行規模化栽培,年培養移栽苗超越百萬株,可為本地林農供給百畝以上的林下栽培量。
連日來,在古柏村鄉民組,鄉民們在成都農富科技公司的技能負責人指導下,忙著在田間清溝整壟、制造大棚,栽培白芨組培苗。本年,以研制出產中藥材組培苗為主的新式科技公司程度農富科技公司落戶金牛區,將研制出產貴重中藥材白芨組培苗作為公司發展主攻方向,目前公司已培養出白芨組培苗4.5萬瓶,繼代苗3.1萬瓶,可向林農供給白芨移栽苗100多萬株。
前,白芨野生資本較為匱乏,跟著商場需求量不斷加大,人工栽培已然變成發展趨勢。柏溪鄉古柏村鄉民蔣志澤是金牛區較早測驗人工栽培白芨的農戶之一,2013年他測驗塊莖栽培白芨1.5畝,通過4年的栽培辦理,前不久,他采收有些白芨,共1000多公斤,依照目前商場鮮品收購價格每公斤160元核算,將有16萬多元的收入,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據介紹,將野生白芨種子在無菌操作室里進行組培,可提升白芨樹苗的成活率,組培苗生長到2至3個月后進行二次轉接,轉接的繼代苗在裝有營養劑的瓶中持續生長到3個月擺布,轉移到溫室大棚里進行馴化3到4個月后,栽植到田里或林山上,再通過3到4年的戶外慣例辦理,每畝地可產白芨鮮品及塊莖2000公斤擺布。
本年,金牛區規劃建造白芨繁育基地100畝,在安靖鎮建造黃精等中藥材基地千余畝,在大豐鎮建造杜仲中藥材基地2000畝。一起聯系林下經濟發展,展開林下中藥材白芨、黃精等栽培,有用進步林地歸納產出率,推進林業增效、林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