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下種植中藥材白芨蛻變為“黃金葉”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7-01-15 10:14:22
早上九點,陽光沖破高山密林,暖暖地照在唐科富家的房前屋后。唐科富沒有時間享受陽光,他和老伴早早就起來,一頭鉆進房后的青?林里,在剛移栽不久的白芨地里拔草。
和大多數寧強二郎壩鎮板蒼壩村農民一樣,今年72歲的唐科富早在10年前就在當地“白芨之父”李善義的帶動下開始了白芨種植。“雖然白芨3年才能挖了賣錢,但我每年都要擴大面積,這幾年每年至少都有1畝商品辛賣,我現在加上剛移栽的已超過10畝了。去年,那塊近1畝的白芨賣了22000塊呢。”唐科富指著對面那塊種著白芨的樹林,滿臉喜悅。據了解,二郎壩鎮白芨2013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銷售、價格一直有保障,目前該鎮僅白芨種植面積就超過6000畝,很多農戶依靠中藥材種植致了富。
近年來,該縣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引導農民利用林下資源發展林下種植,變綠色資源為經濟“財源”,開啟了農民增收致富“新引擎”,全年林下經濟產值達1.5億元。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業主自籌、社會參與”的產業發展模式,把發展林下經濟與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科技推廣、扶貧開發有機結合,盤活林業生產要素,推動項目、資金向林下經濟產業聚集,使一批集優質核桃種植、特種動物養殖、生態觀光于一體的林業產業示范基地初具規模。
該縣積極引進和推廣林下種養新品種,開展多種形式科技指導和培訓服務,提升林下種植科技含量,引導農戶組建林業專業合作社,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推動林下種植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形成了產銷一體化、現代化、標準化的有機綠色食品種植、加工產業鏈。目前,全縣林業龍頭企業和林業專業合作社數量達39家,帶動農戶發展林下種植天麻、重樓等中藥材和菌菇等產品,年產量突破2250噸,產值實現5750萬元;充分利用林地資源,發展林下養殖各類家畜(禽)23.1萬頭(只),產值4350萬元;林下產品采集、加工155噸,產值700萬元;依托良好的森林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林下休閑、生態游、“農家樂”等森林生態旅游服務項目,全縣農家樂達60多家,林下旅游綜合收入實現3000萬元。
農富科技有限公司--西南最專業的中藥材種植公司,包技術,包成活,包回收,致力于中藥的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等一條龍服務,提供重樓種植、豬苓種植、黃精種植、白芨種植、半夏種植、天麻種植、附子種植等三十多個重點中藥種植品種,及竹蓀種植、羊肚菌種植、球蓋菇種植等食用菌栽培技術,有約10000余畝中草藥種植和食用菌栽培基地.
成都農富科技,知名中藥材種植公司,更多資訊盡在—www.91nf.cn
詳詢 /028-87775519/
微信公眾號:nf400028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