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麻的種植技術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4-11-18 13:55:39
天麻種植生態氣候條件及增產技術
1 生態氣候條件
1.1 菌 天麻有性繁殖必須與萌發菌和蜜環苗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長(早期生長)靠萌發菌,當胚胎形成后必須與蜜環菌共生。因此,種植天麻首先要選優質萌發菌和蜜環菌。
1.2 溫度 天麻喜涼爽環境,最適宜生長溫度10—25℃,8℃開始萌動生長,30℃就會停止生長。超過30℃時蜜環菌和天麻生長受到抑制。
1.3 濕度 天麻喜濕潤,它適宜生長在疏松的沙質土壤中,一般腐殖土含水量達50%一60%,天麻生長良好。土壤濕度過大會引起塊莖腐爛。
1.4 光照 天麻從種到收,陽光對其影響不大,適宜室內栽培。院外培育天麻種子,箭麻出土后,太陽光直接輻射會灼傷莖稈,需搭棚遮蔭避光防風。
1.5 風 氧氣對天麻及蜜環菌生長繁育極為重要。室內及地下室栽培必須留通風口,以保證空氣流通,種植天麻的土質要疏松,利于通氣滲水。
1.6 土質 土壤質地不同對天麻生長影響很大,天麻及蜜環菌適宜在較疏松的沙質土壤中生長,粘重的土壤排水性差易積水,影響透氣,導致塊莖死亡,沙性過大的土壤,保水性能差,易引起土壤缺水,同樣影響塊莖和蜜環菌生長。土壤pH以5.5—6.0,在微酸性土壤中栽培為宜。
2 增產技術
2.1 場地選擇 太陽直接輻射較差的地方是種植天麻的最佳場地。室內、室外、地下室三種不同的環境下均可進行種植,可人工為其創造適宜的生長條件。有性繁殖的麻種,一穴產的麻種可分栽10—15穴,在山上種植省工、省料。高寒區,海拔1000m以上要選擇陽坡種植。海拔500m以上選擇半陰半陽坡種植。500m以下最好選擇陰坡種植。
2.2 最佳播期 播期原則主要考慮溫度,應選在天麻種已進入休眠而蜜環菌可以繼續萌發生長的階段:在商南地區即日平均氣溫已降到10℃以下,5℃以上為最佳播期。天麻有性繁殖最佳播期:淺山區(海拔800m以下)在3—4月;高寒山區(海拔800m以上)在4—5月。無性繁殖最佳播期,淺山區在11月,高寒山區在3月,超過3月底海拔1500m以下地區不能種植。
2.3 有性繁殖 天麻有性繁殖的增產技術是通過“四新”的種植管理達到“四高”的增產效果?!八男隆保阂皇蔷N新,老菌柴傳菌慢、菌絲老化、雜菌污染;二是菌材新,避免營養不足;三是麻種新,避免因種子退化而減產;四是 種植方法新,新場、凈沙土、挖穴、短棒、細材。“四高”:一是萌發率高,用有性繁殖的天麻種子配上優質的萌發菌播種,萌發率比傳統種植萌發率提高一百倍以上;--是成活率高,用萌發菌和蜜環菌種植成活率比傳統方法提高80%;三是管理技術水平要高,用新方法種植管理方便;四是產量高,用有性繁殖的種麻,60—70cm一窩,每窩下種250g,產量可達15kg左右,比傳統的種法產量可提高20倍以上。
2.4 調節氣候 天麻栽培增產的關鍵問題是人為地控制調節氣候使天麻高產。人工保濕、控溫、避太陽光直接輻射、防雨淋、創造通風排水條件是高產的關鍵技術。夏季必須搭遮蔭棚,特別是在低海拔、易熱區要先搭蔭棚后播種,使溫度保持在8—30℃,土壤濕度保持在50%—60%。播種后40天內要采取遮雨措施,保證種子萌發。冬季要增溫保濕延長生長時間,提高產量。要采用雜交育種或異花授粉培育種子,采用50%辛硫磷防蟲,保證成活旺長。
3 種植
(1)菌種準備:菌枝是培養菌材最好的菌種。選擇菌枝表面附著棕紅色、幼嫩、有白色生長點、無雜菌污染的做菌種。也可用培養好的優質菌材作菌種。
(2)樹種選擇:蜜環菌與殼斗科樹種有良好的親和力,同時,殼斗科樹種材質堅硬,耐腐性強,樹皮肥厚不易脫落,是首選樹種。其次,薔薇科的野櫻桃,樺木科的樹種,易染菌且生長快,培養時短,也是培養蜜環菌材的好樹種。樹種選擇要根據當地樹木資源選用適宜蜜環菌生長的樹種。
(3)培養時間:應選擇在秋、冬季至春初培養菌材,在秋末至春初砍伐的樹木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樹皮與木質部不易分離,有利蜜環菌生長,有些樹種于春季又可萌發新枝。
(4)木材準備:選直徑 3-5 厘米的樹木,鋸成長 40 厘米的木段,若樹木直徑在 10 厘米以上,應將木段劈成 2~4 塊,在木段的一面或兩面每隔 3-4 厘米砍一個魚鱗口,深度至木質部為度。
(5)培養場地選擇:坡度應小于 20度和向陽的山地,土壤以土層深度,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要有灌溉水源的地方為宜。
(6)菌材培養方法:培養方法有多種,現以窖培法為例。挖窖長 2 米,寬 60厘米,深 30 厘米。將窖底挖松整平,鋪一層 1 厘米厚的樹葉,平放一層樹木段,如是干木段應提前一天用水浸泡 24 小時,在樹木段之間放入菌枝 4-5 根,灑一些清水,澆濕樹木段和樹葉,然后用沙土或腐殖土填滿樹木段間空隙,并略高于樹木段為宜。再放入第二層樹木段,樹木段間放入菌枝后,如上法蓋一層土。如此依次放置二層,蓋土厚 10 厘米略高于地面,最后覆蓋樹葉保溫保濕。
(7)天麻種子是在菌棒菌絲生長以后,按照培育菌棒的方式栽培麻種。
3.4 收獲加工 收獲最佳期 天麻收獲最佳期是在當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如果4月以后天麻出土采挖,天麻質量就會下降。
加工 收獲的箭麻不宜久放,應及時加工,蒸煮:在5kg水中放100g明礬,待水開礬化后放入天麻。分級煮:150g以上煮15分鐘;80g以上煮7—10分鐘;80g以下煮5—8分鐘,不能過熟,否則會影響折干率和藥效。
天麻引種五要素
一、栽培技術:
適種條件:
天麻無根無葉,不能進行光全作用營造養分,僅依靠蜜環菌供應營養生長繁衍。由于天麻與蜜環菌共生的特殊關系,因而種植天麻的第一步是培育出一定數量的優質蜜環菌標兵,
第二步才是引購天麻種。
因天麻種不宜久置,引種后必須及時與蜜環菌材伴栽。如果沒有蜜環菌材而盲目引種,將會得不償失。
二、 適種范圍:
我國天麻專家繁育的"烏x紅"和"紅x烏"雜交天麻較傳統無性繁殖的繼代天麻適應性強,全國各地凡是能栽種馬鈴薯(土豆)的 哉均適宜種植。種植方法同栽種馬鈴薯一樣粗放簡單,且不與農作物爭地,爭肥,爭勞力。
三、 適種環境:
天麻生長的適宜溫度10-30℃,最適溫度20-25℃,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土壤含水量50%-55%,PH值5-6,即偏酸性的生態環境。
四、 適種時間:
室外適中植分冬栽(11月至次年1月)或春栽(3月至5月)。室內,窯洞,坑道內可周年采用箱栽天麻一步法無土栽種,播種后輔以人工控溫增濕措施,經180天全封閉管理即可收獲。
五、 菌材培育:
蜜環菌生產可常年進行。一般在天麻播種前90天引購優質蜜環菌試管母種,經擴繁移植培養成蜜環菌材,其工藝流程:母種經(1級種)→原種(2級種)→原種(3級種)→蜜環菌材(天麻生長營養基)。再引種天麻種伴栽種植。也可提前40天引購優質蜜環菌栽培種,直接培育菌材,因蜜環菌植物扔培育可全開放操作,無技術難度。
栽培天麻 把好“三關”
天麻是名貴保健滋補中藥材,市場容量大,價格高,不少農民朋友想從事天麻生產。但天麻生產技術要求嚴格,最重要的是把好以下“三關”:
一、溫度關:
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天麻的生長、產量和質量。天麻的最佳生長溫度為15~25℃,超過30℃時,蜜環菌和天麻的生長就會受到嚴重抑制;而當溫度低于15℃時,天麻的塊莖生長速度又會減慢并停止;低于5℃時,天麻的塊莖將受凍害而腐爛。因此溫度控制是天麻栽培成功的關鍵。
二、濕度關:
種植天麻要求平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在生長旺季時濕度少于60%不利于天麻生長,大于80%又容易引起塊莖腐爛。因此要格外注意。
三、光照關:
人工栽培天麻大多在室內、防空洞、地下室、溫室內進行。天麻從栽種到收獲都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當陽光照射時應搭棚降溫,以確保天麻塊莖能正常生長。 由此可見,人工栽培天麻一定要分析當地有無適合天麻生長的條件,切勿盲目引種。
因地制宜,科學種植,掌握天麻的生長習性,加強管理,天麻高產找四川天麻種植